学院动态dynamic

新闻传播学院小学期创新“嵌入式”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2-07-07 22:45:24来源:新闻传播学院点击:
      为落实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十四五”规划,紧跟新闻传媒行业变化,创新实践教学方式,6月13日至6月24日小学期期间,新闻传播学院与河北青年报社合作,创新“嵌入式”实践教学,针对新闻传播学类学生进行讲座培训和实习实训。新闻传播学院13位指导教师、430位同学,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李默涵、视频新闻部负责人崔靖等参与培训与实训。截至目前已有6部新闻视频作品通过河北青年报视频新闻号“青豆视频”在不同平台正式发表,其中3部登上抖音热榜,2部登上抖音热榜的石家庄同城榜,展示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成果。    
\
\
\
       4月下旬,按学校教务处要求,新闻传播学院各教研室开始计划小学期实习、实践安排。经新闻传播学院徐晓宁院长同意,新闻学教研室王贺新老师与河北青年报、河青网总编辑贾江伟联系并商定合作意向。5月9日,河北青年报即发来《河北青年报社河北传媒学院“校媒教育与实践融合”方案》,希望能利用自身全媒体矩阵的资源优势,为河传学子提供一个增加社会阅历、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就业空间的良好平台,探索“媒体+高校”的合作新模式,探索新闻实践教学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路径。
 
       本次小学期教学实践活动主要采取钉钉在线协作方式。首先建立了包含新闻传播学类大一学生为主、指导教师和媒体编辑的近450人钉钉群,再由学生选择报名“(人物)微纪录片”“热点报道”“新闻人博主”三类体裁新闻产品的实训小组分别建立钉钉群,三组共报名134人。
 
       培训内容方面包括讲座和实践两个部分。讲座部分,河北青年报视频新闻部负责人崔靖宣讲河北青年报视频新闻采编与制作标准培训,河北传媒学院2019级新闻学吴月同学讲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自己在腾讯新闻(体育)的视频剪辑与运营经验,河北传媒学院2022届广告学毕业生陈文惠讲授在网络读书平台“有书”的直播和新媒体运营经验以及两次河北青年报编辑的作业点评。实践部分,在学生选择三类体裁新闻产品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把关、指导、初步筛选学生实践作品并报送对应体裁的编辑进行把关、筛选和作业点评。所有讲座、作业点评都在钉钉群大群直播,普惠新闻传播学类学生。
 
      在活动进程安排上,三类体裁因制作时间节奏不同,在流程上采取不同的进度安排。制作时间节奏最快的“热点报道”,由河青视频新闻部提供两次素材,学生制作完成后交指导教师指导、筛选提交给编辑,再由编辑筛选、点评,第三次则从前两次作业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直接进入河青视频新闻实习,最终从报名的70名同学中选出了9人,由编辑派题并指导制作、发表。“(人物)微纪录片”“新闻人博主”制作周期长、难度大,在小学期内主要完成选题、前期采访、脚本和初级视频作品,编辑对每一个环节的作业点评,在小学期结束后,学生和指导教师可以继续完成作品并联系编辑寻求发表机会。在小学期期间,三类制作时间节奏不同的新闻产品,安排两次交叉的时间节点由编辑进行集中点评,两次作业点评都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6月24日,河青编辑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共同对本次合作实践教学进行了复盘,大家从不同角度谈了各自的收获与期待。
 
       发表作品最多的赵兴佳同学代表同学发言,感谢学院和河北青年报提供的机会和平台,感谢指导教师和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在小学期的学习中,拓展了视野,学习了专业知识,更认识到从事新闻专业在实操之外,理解力、意志力和专业理想的重要性,今后要更加发奋,努力成长为全媒体、复合型的专业媒体人。
 
        河北青年报、河青新闻网总编辑贾江伟指出,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适用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媒体融媒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产教深度融合,是一次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很好尝试,学生们通过在媒体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寻找自己提升的方向,使自己成为更适合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新闻传播学院徐晓宁院长指出,此次学界和业界合作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是媒体生产与新闻教学互相嵌入的过程,创新了教学模式,对于落实学院“十四五”规划、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好好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编辑:】【审核:】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官方网站 » 新闻传播学院小学期创新“嵌入式”实践教学成效显著